
一勺铁水倾倒成墙, 千万花火绽放璀璨。
打铁花是中国一门古老的技艺,更是我 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酷炫的铁花与 冶铁技术结合在一起,制造出民间最美的烟 花。
这项优美而灿烂的民间绝技正濒临绝 迹,鲜为人知。如今还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 越少,在太原市迎泽区,手艺人韩国林仍坚 守传承着“打铁花”这门古老的技艺。
熔铁为水蔚为壮观
“打铁花”最早可以追朔到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于明清, 后经千年流传, 不仅增加了鞭炮、烟花, 还把耍龙灯、打铜器、游社火吸收进来, 形成一种场面恢弘、气势磅礴、喜庆吉祥的独特表演风格。表演时古乐齐鸣, 十几盘化铁炉 火光冲天, 打铁花艺人赤膊上阵, 舞动着千余度高温的铁汁自如穿梭, 被击打后的铁花纷飞, 可迸出几丈高冲向空中朵朵绽放,流星如瀑,瞬间梦幻般的美丽震慑了广场上欢呼的人群, 场面蔚为壮观。
打铁花的技艺并不复杂, 但十分危险, 打铁花之前, 需要架起化铁水的熔炉, 倒进煤炭, 用鼓风机吹,等通红的炉火烧起来后, 铁花师傅们就抓紧为炉子添加废旧的铁、铝、铜等金 属材料, 等铁水温度达到 1600 度以上时, 他们就会将铁水舀出来, 再奋力一击把铁水打出去, 直接打在自己头顶上,一个不小心,铁水就容易洒在头上。
铁水在头顶迅速崩裂开来,如流星般飒沓,从地面冲向高空,转瞬即逝,灿烂夺目。每 一次铁水飞起都险象环生,惊心动魄,散落开来,又是绚烂无比。
正是因为打铁花的危险性,所以传承困难,而且在人员和材料方面投入大,即便中国人 口众多,会打铁花的匠人也寥寥无几。一般他们都是在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上才会打上几场 火花,比如春节、元宵节,这是庆贺佳节很好的方式,也是?;ご趁袼椎挠行Х椒?。
打铁花表演既可以一个人表演,也可以两个人配合,一人用勺子舀出铁汁抛向空中,另 一人用蘸过水的木掀奋力击打出去。在一抛一击中, 铁花雨从天飘落, 火树银花在夜空中绽放, 尤为壮观。
民间饱技美好寓意
击打铁花的瞬间,既有对火与铁的敬畏,也有一种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
最早的打铁花活动, 充满道教的色彩和行业的特征?!按蛱ā背踉从诠そ趁堑募漓牖疃?。 遇到道教的重大庆典,道士们也会出钱出物,请工匠们举办“打铁花”,为道教增添光彩。
“打铁花”的最初目的,一是为了展示本行业的气派,取悦于群众,扩大影响;二是讨 个吉利, 利用“花”与“发”的谐音, 取“打花打花, 越打越发”之意, 象征着事业发达兴旺。
打铁花多在冬季表演,因为冬天气温低,打开的铁花可以迅速降温,对表演者而言更为安全。要想打铁花,主要分为三步:搭花棚、设彩、击花。
先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中,搭起一座丈余高的三角大棚, 称为“花棚”。棚顶堆放一层新 鲜柳枝,柳枝上绑满鞭炮烟花,谓之“设彩”。
“花棚”外砌一座熔铁炉,把废铁熔化为铁水待用。打铁花的用具叫“花棒”,即手腕 粗细的新鲜柳木两根,称作“上棒”和“下棒”,各长尺余。
“上棒”的一端挖有指头肚大小的圆坑, 用以盛满高温铁水。表演者便手执两根“花棒”, 赤裸上身,头上反扣葫芦瓢,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棒”猛击“上棒”,将棒中圆坑的铁 水击向“花棚”,炽热的铁水碰击“花棚”的柳枝而金花四射,蔚为壮观,即为“击花”。
铁花易冷情有独钟
韩氏铁花是我国祁太地区民间习俗,至今已有 2750 年的历史。它所特有的高空抛洒打法,气势恢宏。
春秋时期, 曲沃城战事, 夜遇偷袭, 措不及防, 御戎韩万情急之下,将正在冶铸兵器的铁水舀出泼向攻城的敌军?;鸷斓奶壮龊?,向四周喷射飞溅,顿时夜空中飞花碎玉,群星璀璨,犹有神助一般。铁匠们争相效仿,攻城敌军惊慌失措、炙烫伤者不计其数,仓皇而逃,曲沃城化险为夷。韩万退敌有功,后受封采邑韩原,韩万后三世韩厥从封地姓韩,将铁花表演用于宗 祠祭祀、节日庆典。韩氏铁花源起于此。宋代这一宏大、壮观的活动,遂演变成为民间一项喜 闻乐见的社火活动。明清时期随着晋商的外扩,“铁花”活动广泛流传。
非遗传承任重而道远,杂技类表演需要从小进行长期而艰苦的训练,对身体有着极大强 度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愿意继续传承练习的人正越来越少。随着焰火技术 的发展,这项带有危险性的“传统焰火”也日渐陨落。目前也仅在少数非遗表演的舞台上才能 目睹一眼这历经岁月的璀璨。
随着年事渐高,韩万的九十八代世孙韩丕荣老先生,将韩氏铁花授艺给儿子韩国林。2016 年, 韩氏铁花的第三代传承人——韩国林又将这一宝贵的祖传绝技传授给子侄韩军、韩宏、韩伟。
如今韩氏铁花的表演团队已达 200 多人, 韩氏铁花传承人韩军有着独创“高空打法”和“室 内打法”。
2016 年, 韩氏铁花已成为迎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は钅?,同时被确定为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は钅?。
2019 年 7 月 19 日,“韩氏打铁花”入选太原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20 年 6 月 11 日,“韩氏打铁花”传承人韩国林先生入选太原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并被授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近年来先后在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等地巡演, 受到各地人们的追捧。
在暮色渐浓的旷野抛洒铁花,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薪火相传。
韩氏打铁花,不仅记录着历史,也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